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79/G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813,国际大16开本印刷。 本刊已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更多

学术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前沿

基于分年级、分层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探析
文章来源:《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18/6/2 阅读数:588

基于分年级、分层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探析

摘要:本文根据教育对象的阶段性、教育内容的递进性、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和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分析和探索,提出分年级、分层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观点和举措,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可接受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年级;分层次;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切实有效的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重要议题。

1、基于分年级、分层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内容的同样性、教育方法的统一性和教育标准的同一性,较少考虑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致使教育工作脱离了不同类型学生的思想状况,缺乏应有的针对性,致使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习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不能是单一的、片面的,而应该从多角度、立体化去探讨和研究教育方法,从而进行多样化、层次化、科学化的教育。所以,根据教育对象的阶段性、教育内容的递进性、教育目标的层次性,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索,契合学生的情感需求、专业需求和价值需求,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进行分年级、分层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符合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又有利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基于分年级、分层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以爱国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形势政策教育为引导、以职业素养教育为目标,围绕夯基础、做巩固、重提升、促发展的阶段目标,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构建一二年级侧重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三年级侧重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四年级侧重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教育模式。

2.1一年级夯基础,侧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年级学生社会环境、社会地位、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这一转变过程可塑性强,因此要注重理性教育和养成教育,使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总体认识,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牢固树立实现“中国梦”的从高理想。引导学生明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从而使其把握自身的成才目标,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一年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注重把校园和爱国教育基地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平台和载体,利用课堂、社团、宿舍、爱国教育基地等载体,通过感知、感悟和实践,使核心价值观由“理念”逐步渗透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培养学生基本的价值观念。

2.2二年级做巩固,侧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二年级学生对大学环境、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理解,是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关键期,同时也是极易出现思想波动的阶段。情感认同是理论认同的升华,更是行为认同的基础,因此,该阶段结合学生对加入党组织的憧憬、结合党员培养发展工作,侧重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围绕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先进理论,用核心价值观理念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带动学生,给予正向的指导和引领,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巩固爱国主义情怀。

2.3三年级重提升,测重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三年级学生思想、认知、行为较为稳定,通过形式政策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的社会心理素质。同时要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把实现理想抱负与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成长、专业发展和国家前途相结合,时刻牢记使命,勇于肩负社会责任。在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积极把学生的思想、学习、人际交往等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相衔接,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坚定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决心。

2.4四年级促发展,侧重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毕业年级的学生价值取向较为稳定,但处在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阶段,极易在政治追求、职业选择、就业去向和适应社会等问题上出现迷茫。习总书记指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要注重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高尚的职业情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高尚的职业情操,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清醒认识所面临的社会就业形势,结合自身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

3、基于分年级、分层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途径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第一课堂和理论大讲堂等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思想。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辅导讲座,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化创建的有机结合,并以学生乐于接受、便于理解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性分析,使学生真正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育人。积极开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主题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时代精神的实践形式,帮助学生确立实践目标和把握方向。将主题实践活动与专业提升相结合、与学术诚信相结合、与实践基地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激发学生情感认同和求知欲望,号召学生走入社会、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感知、体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媒体。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效应,发挥网络文化的互动优势,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趣味性、互动性,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进行价值选择,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共同做好思想引领。同时,要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形成实时监测、准确研判、有效引导机制。

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积极建设育人基地、文化长廊,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和典型引领作用,打造符合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专业特色、学校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受到教育,在文化实践中渐进认同,时刻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熏陶和人生价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N]. 人民日报,2016-12-9.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实施分年级、分层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C].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会交流报告.2016.11

[3]冯刚,王振.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利益需求的同构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0):7—11

[4]黄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探析 [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6)

[5]王莉娟.大学生分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J]. 世纪桥,2011(7):98—99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