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79/G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813,国际大16开本印刷。 本刊已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更多

学术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前沿

走进数学新课堂
文章来源:《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19/10/17 阅读数:547

走进数学新课堂

摘要传统的数学课教学,一般以讲授为主,训练集合,这种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系统地传输较多的知识,但因在教学活动中主要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学生仅是被动地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之初中生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不能持久。如果完全由老师讲、学生听,会妨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使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因此,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彻底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的教学方法,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互动式;先学后教;学生自学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些新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就我在教学中如何使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互动式”简言之就是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生生之间的讨论,总结及教师的必要点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要把握以下两点原则。

1.对于学习习惯较差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先诱导使之进入角色,再逐步扮演角色,到演好角色,体现主体作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数学热情。

2.由于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弱,要通过巧妙点拨和扎实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这样就真正做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通过长期的实践,我认为“先学后教”有以下优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进行,学习过程中学生处在主动的地位,达到了还课堂于学生的目的。

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由于“先学后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自学中逐步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能够较准确地阐述自己观点,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水平。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是未来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共同的本质的要求。由于“先学后教”坚持主体性原则,注意塑造学生的“主体性人格”,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

“先学后教”主要运用以下一些活动方式:

1.学生自学。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课外或课堂上自学,要有明确的预习要求。如初中代数第二章第一节“正数和负数”可安排在课外预习,其自学要求是:(1)对小学学过的数的归纳终结〕}2)阅读课本,理解引入正、负数的必要性〕}3结合实际列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自学要求难度适中,要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首先完成预习作业,对学生在自学中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启发、讲解加以解决。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出难点。这一过程是实施“先学后教”的关键。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对问题分析、讨论,提问要有针对性,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多用表扬性语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归纳总结。在全面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4.巩固练习。利用课本练习题及教师补充的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技能、技巧,发展学生能力。在运用练习时应注意问题难度要有阶梯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避免单纯的量的积累,同时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纠正。

5.安排作业。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通过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吸收反馈信息。

总之“先学后教”注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自主意识,通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不断追求新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使我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也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孙伟.利用新课标,走进数学新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ols(lo).

[2]冯伟达.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堂—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133-13s.

[3]何苏.尝试创新构建新课堂—浅论课改后的初中生物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 s(37).

[4]贾改燕.走进数学课改新课堂—浅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生命状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5).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