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79/G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813,国际大16开本印刷。 本刊已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更多

学术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前沿

信息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趋向
文章来源:《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19/10/24 阅读数:573

信息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趋向

摘要教育的实践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必然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回顾人类教育发展史,不仅证实了这个论断,也把教育受技术影响的发展轨迹展现出来。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技术发展显然能够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因而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教育主体本质力量的增强,进而影响了教育实践并使其得以发展。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必然彰显于教育领域。当前,技术异化在教育领域中己经相当严重,作为解决技术异化问题的后现代技术必将成为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向,但后现代技术之于教育的价值绝不仅仅限于技术异化问题,其对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向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现代技术;异化;后现代技术;趋向

世界新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其影响也日趋深入。这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思考:技术怎样影响着教育?技术将会把教育带向何方?本文拟从阐释技术介入教育的历史现象入手,进而分析其与技术本质特性的潜在联系,再结合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趋向,尝试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一、为什么信息技术能够影响教育发展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深入影响教育,对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毋庸置疑,但当前仍然需要质疑的是,在此之前,教育是“技术不在场”的吗?考察中外教育史,显然并非如此。那么,可否认为信息技术的前现代形态影响了教育,或者综合起来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考虑,信息技术一直在影响教育的发展吗?信息技术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吗?对于此问题,笔者拟从回溯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对教育实践特性的分析来获取解答。

有学者认为,人类教育的发展史也是技术介入并影响教育的历史,并提出在教育发展史上共发生了四次比较大的教育革命。第一次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分工,教育年青一代的任务便随之开始由家长转向教师、由家庭转向学校。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的出现和学校的产生是这次教育革命的标志,它意味着教育活动己经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出来,系统化的教育产生了。第二次发端于文字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使书面形式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在此之前盛行的是语言与动作的教学,而此后书面语言开始与口语并存于教育过程中。第三次源于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继之而来的大量书籍的出现,这是使学校教育走向普及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第四次来自电子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冲击,尤其是音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涌向教育领域,并且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专家加入了这次革命,使这场革命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变得更加广泛而深入。

考察技术发展史,近代以来也有四次大的技术革命,有人称其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能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上述四次技术革命和四次教育革命作一对比,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除了第一次教育革命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分工,最后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出来以外,后面三次教育革命均和技术发展有关,但从时间上看,又不能和几次大的技术革命相对应。第二次和第三次教育革命均发生在18世纪之前,而第四次教育革命则正在发生。从第四次教育革命的形式和内容来看,可以说它源于第四次技术革命,也就是世界新科技革命,具体地讲,就是源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从前三次技术革命的社会影响和意义来看,每次技术革命都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一次比一次广泛,一次比一次深入,而唯独对教育似乎没有什么影响。原因何在?

我们再来分析这四次教育革命。除了第一次(将之除去的原因在于在此之前还没有独立形态存在的教育,这次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确立了教育的独立地位)之外,其余三次均源于技术的发展,具体地讲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文字用于表示信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信息技术的飞跃,文字发明并进入教育领域,结束了教育活动中口语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口语和书面语言同时存在于教育中的新局面。更为重要的是,有了书面语言,学生得以有机会从时间和空间上离开教师进行自学。造纸和印刷术在信息存储、传递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仅用纸质书籍代替了笨重昂贵的简犊和嫌帛从而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而且使得教育得以平民化,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当前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存储、表示、传递、处理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于外在的媒体使用和教学信息的表示和交流方式上,而且还表现于内在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上,其影响深刻而广泛。

显然,以上分析足以说明教育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的存在也可以从分析教育的本质及其实践特性来获取佐证。“教育是人类特有的遗传和交往方式,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桑新民在提出这种认识的同时,又对教育活动进行了深入考察,认为教育活动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教育属于“信息型实践”,这种“信息型实践”和“物质能量型实践”有着根本的区别。“物质能量型实践”的消耗和产出均是相应的物质和能量,“信息型实践”则不同,虽然也会有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但不是以物质和能量的产出为最终目的,物质和能量均消耗在信息活动的过程中,目的在于所作用对象的信息状态的改变。教育实践正是这种信息型的实践,物质和能量几乎全部消耗在教与学信息的收集、存储、表示、呈现、传递、处理等信息活动过程中,因此信息活动成为教育实践的中心工作,信息技术也就因此成为教育实践当然的关键技术。

二、信息技术怎样影响了教育发展

信息技术是教育实践的关键技术,那么信息技术的介入到底给教育实践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这里尝试把上述四次教育革命作为观测点,重点考察信息技术介入之后教育所呈现出的变化。

1.独立教育的产生:从“原始的丰富”到与生产实践相脱离

人类蒙昧时期,教育活动和生产活动同步进行,紧密融合在一起。这种形态下的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活生产所需的全部知识和经验,使“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教育因而具有“原始的丰富性”。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部分社会成员逐步脱离体力劳动,一小部分人需要专门从事智力活动,比如统筹分配剩余产品、整理和总结来自实践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培养下一代的智力劳动者等等。这部分人的工作促进了文字的产生,也使教育从生产实践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这就是第一次教育革命。第一次教育革命前后的教育活动,主要以口语结合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信息,所以范围很小,局限于少数人。

2.文字的应用:从师生面对面的必然要求到师生分离成为可能

作为信息表示技术的文字及其相关技术产生之后,书面语言得以和口语以及肢体语言并存于教育过程中,需要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也开始以文本的形式在教育中存在,教育因此发生了相应变化。

从教育形式看,此前的教育形态,由于口语和肢体语言传播范围的限制,师生之间的面对面成为教育发生的必然前提,有了文字和相应的承载知识和经验的文本之后,学生可以离开教师通过阅读文本实现自我教育。虽然阅读文本这种形式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被柏拉图所批判,认为其无法再现师生口头交流的教育场景,只是它的“影像”,很容易被曲解。但是这在师生分离成为可能之后,客观上起到了扩大教育范围、延长受教育时间的作用。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刻苦学习的故事正是师生分离时的学习现象。

从教育内容看,文字产生之前,教育内容是源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知识和经验,并且教育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的,因而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很强。虽然教育独立出来以后,开始脱离生产实践,但是由于口语和肢体语言的现场真实性,教育内容仍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文字产生之后,知识和经验经过加工、处理和抽象,以文本的形式记载下来,这些按照文本的逻辑记载下来的有逻辑的文本成为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知识源泉。这些记载下来的文本虽然源于实践,但己经不再是实践本身。l7]这样,原本实践在场的教育被脱离实践的按照文本的逻辑进行的教育所取代,教育也从脱离社会实践的可能变成现实。它在给教育带来革命性进步的同时,也蕴藏着教育发展的危机。我们所熟知的“书呆子”、“纸上谈兵”以及“高分低能”均是基于文本逻辑的教育的反映,彰示其脱离社会现实的事实。

3.造纸术、印刷术的应用:从贵族到平民,从学园到学校,从个别化到标准化

造纸术和印刷术在降低教育成本、扩大教育范围、促进学校教育发展以及系统化教育产生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这在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均有反映。

在我国古代,文字的载体一般是甲骨、金石、简犊、嫌帛等,西方还有“羊皮纸”等其他载体。公元105年“蔡侯纸”产生之后,用廉价的纸张代替这些昂贵且笨重的载体,既降低了教育成本,也影响了教育形式。如果说文字的产生使师生分离成为可能的话,那么纸的发明和使用,尤其后来再有印刷术的支持,则使这种分离成为现实,教育实现了“由口说传业的教学方式向以自主阅读为主的学习方式的转变”。00}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学园、孔子的“杏坛”等均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教育组织”,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还没有纸张,所以其学术典籍只能刻在简犊等载体上,授课形式也只能以“演讲”、“问答”、“论辩”为主,一般只有教师才能拥有典籍,学生只能凭脑记忆。这种形式决定了受教育的范围不可能太大,教育只能是少部分特权阶层的专利。“蔡侯纸”发明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改观,学术典籍不仅教师拥有,学生也可以通过抄录获得,这样师生分离、学生自学就成为一种现实可能。这种可能给贫寒学子提供了向学的途径,使原本属于“贵族”专利的教育开始走向贫民。后来,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社会上大量书籍的出现,以自主阅读为主的学习方式则更加普遍,并且学生接触各家学派的典籍都不再那么困难,因此,学生获取的信息不再囿于一家之言,这直接动摇了传统的师承关系,客观上还促进了教育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当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时候,知识有了一定的沉淀和积累,把那些“基础知识”、“基本知识”传授给每个社会成员则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代表一方观点的“学园”、“书院”不再能满足这种社会需要,相对系统化的学校教育呼之欲出,而印刷术的发明则能够很好地支持学校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在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上有其特殊J陛,各学派典籍几乎不可能在学校教学中直接使用,需要对其综合、取舍并编排成统一的教科书。而学校对教科书的要求则是海量的,人手一册是基本要求。另外,学校教育还需要大量的参考资料、练习册、试卷等教学必需品,如果没有印刷术,根本无法想象。这样,在纸、笔等相关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适应工业文明的系统化的学校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产生了班级授课制这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而且也产生了系统化的学校教育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影响深远。系统化学校教育的产生也标志着教育“从个别化”走向“标准化”。

纸、笔、印刷术等相关信息技术在教育中长久地发挥着其应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多少年来却不常被人认识和提及,就像常戴眼镜的人经常意识不到眼镜的存在一样,人们对它己经熟视无睹。当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开始逐步让人意识到教育中这种“眼镜”的存在。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文本逻辑到影像逻辑,从教育方式的单一化到多样化,从标准化到个别化

直到19世纪末视听教育开始萌芽之后,以纸、笔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教育系统在延续了近2000年之后才开始破冰、松动。从广播、幻灯、投影到电影、电视,再到计算机及其网络,现代信息技术逐步介入教育领域,对教育的影响愈发广泛、深入。

教育内容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按照文本的逻辑展现教育内容,也能够按照影像的逻辑展现教育内容,影像和文本有很大不同。一方面,影像能够感J陛、直观、具体地展示现实,较之文本的抽象性,它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爱,把二者恰当结合,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影像是现实的摹写,比作为现实反映的文本更接近现实,更接近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因此,影像逻辑结束了文本逻辑在教育中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二者并存于教育系统中,促进了教育向实践的回归。

教育目的的变化。数字化信息在表示、存储、检索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不仅传输速度快、存储空间小,而且检索也非常方便,尤其是有了网络的支持之后,获取信息变得非常简单、便捷。记忆、书写是纸质媒体教育的重要环节,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方面浩如烟海的信息远远超过了人类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信息的时效性,有些信息变得无需记忆。因此,相关教育目的必然要发生改变。虽然学界对这种变化的合理性争议颇多,但无论如何这种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教育方式的变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呈现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活动的方式有了很大不同,相应地,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从播音教育、电影教育到广播电视大学,从程序教学机、计算机教育到网络教育,从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到虚拟教育情境等,似乎每一种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都能产生一批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当前的教育早己不再局限于自主阅读式的“苦读”和班级授课制的“标准化”。教育方式的变化在教学上有了多种表现,突破教育的“标准化”、实现“个别化”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自教育从社会中独立出来以后,信息技术的介入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和走向。教育目的方面,从“原始的丰富”到与实践的分离,从文本的逻辑独霸天下到文本与影像的逻辑并存而使回归实践成为可能;教育规模方面,从少数人的专利到大多数平民、再到全民普及教育;教育方式方面,从聚徒讲学、自主阅读的两难选择到班级授课制的标准化,再到诸种方式成为可能。教育的这些变化无不彰显着信息技术的价值。

三、为什么信息技术“这样”影响了教育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f91也就是说,人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创造了技术,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也影响塑造着人,从而创造了人本身,一般把此过程又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非对象化。技术就是在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过程中发展的,人的本质力量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增强和提升。

由于非对象化过程的存在,技术的属性和特点必然影响人的实践,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实践方式。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技术与人的关系的不同表现出来。有学者正是从这个视角对技术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原始体内技术(技术与人不可分离)、体外技术(技术与人分离)、现代体内技术(技术与人相互结合)f iol0这三个阶段的技术特点各不相同,相应地人的实践方式也差异很大。信息技术影响教育发展,从根本上讲也是缘于此,不同特点、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在介入教育之后,影响、改造甚至重塑了教育中人(着重指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从而对教育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己经存在,第三个阶段正在形成之中,这里拟对前两个阶段进行详细分析,以阐释非对象化过程对人的本质力量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

在原始体内技术阶段,技术是一种几乎完全靠人的肢体操作的工具技术,需要完全纳入人的四肢和感官的控制,在这种控制和操作过程中可以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和技巧,形成复杂的技艺,从而使技术具有了“附魅”的特征。口语、肢体语言和在龟甲、简犊、羊皮纸等载体上写()字以及中国古代的书法等等相关技术形态,都属于信息技术的原始体内技术阶段。以此为基础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因此而具备了技术的实践特征:由于实践活动高度个人化,主体本质力量受到个体能力的制约,实践的范围、效果、效率和内容都受到限制。首先,受教育的范围不会很大。用口语和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其传播范围具有有限性;用简犊、布帛等载体来表示信息,因其昂贵而稀少,同样具有了有限性,这两种有限性决定了教育实践范围的有限性,聚众授徒、演讲、个别辅导成了教育实践主要的和可能的实践方式。其次,教育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受到主体实践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的影响而有很大不同。好的能启迪智慧、促进发展,坏的也有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这里举两个好的案例都和主体的实践能力和对教育的正确理解直接相关:先师孔子“因材施教”的言行、逍遥学派的“散步”教学法。这两种情况的效率和效果自不必多谈,但这样的教育实践的过程和方法,虽有章可循,却因其带有浓郁个性化的神秘色彩而不容易模仿。这也是原始体内技术的“附魅”特征带来的。以这一阶段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实践虽然范围和内容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却受到了人文思想家的推崇。原因在于:教育者能够按照自由的理念和理想教育人,充分享有“因材施教”的自由和权利;受教育者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人”对“人”的教育。

在体外技术阶段,一般认为机器的出现是其诞生的标志,机器使技术行为主体的实践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能够把有人参与的复杂劳动分解为程序化的有规则的动作序列,从而使其能够“脱离”行为主体而“自动”运转,完成相应的技术活动。机器独立运转,使技术行为主体的技艺被剥离,技术实践的个性色彩被去掉,虽然此过程也需要技术行为主体去操作、控制机器,但行为主体的劳动变得单调、空虚和乏味,复杂的附魅的技术实践被祛魅了、标准化了、模式化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实践的范围、效果和效率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实践主体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增强。教育系统中的这种变化可以从时间上分两个阶段来阐释。

其一,从班级授课制产生到现代信息技术介入之前,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系统的“巨机器”时代。

“巨机器”这个概念是当代著名人文主义学者芒福德提出的,用以指征以机器为中心的单一技术出现以后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集体式机器的技术发展阶段。f 111课本、练习册不是机器,但它们都是造纸、印刷等技术的机器设备的产品,虽然这些机器设备在教育系统中不常见,但并非可有可无,它们退居背后成为教育系统的潜在资源。以课本、练习册等印刷媒体为基础形成了班级授课制,又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加上工业化社会对标准化人才的需求,形成了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学校教育系统。之所以把这个时期的教育系统称为“巨机器”,原因在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都标准化了,这种标准化不仅表现在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而将其培养成“标准件”,还表现在教师的教的过程、方法、理念、时空等方面都有了可参考的模版。有了学校教育系统这样的“巨机器”,对整个社会来讲,教育的范围扩大了,效率提高了。

虽然如此,学校教育系统却广受争议,争议的焦点除了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实践以外,还有一点就是教育的“机器化”和“非人化”问题。作为群体的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得到了提高,但这却是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个体主体的某些自由换来的。对教师个体来讲,其本质力量在为这台“巨机器”服务的过程中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制约,他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开展教育活动,只能在它规定的范围内,在既定的时空下,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因而不可避免地使教育过程具有模式化和机械化的特点,进而出现“人教机器”和“机器教人”的现象。具有技术附魅特征的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存在的土壤。学校教育系统的这个特点常被批为教育的“机器化”、“非人化”,有悖于教育的理想。

其二,现代信息技术介入以后,既增强了“巨机器”的功能,又带来了弥补“巨机器”固有缺陷的可能性。

现代信息技术重塑了人的信息活动,使人的信息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它介入教育领域之后,为了适应教育的需要,扮演了两种角色,一是增强学校教育系统这台“巨机器”的功能,为“标准化”的学校教育服务,二是从时空上突破“巨机器”限制,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恰当地设计教育活动以弥补标准化的缺陷,努力使教育在“标准化”的同时向“个别化”、“人性化”回归。第一种角色其实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之所以能够介入教育系统的原因:学校教育系统的教学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信息表现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短缺,等等),而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第二种角色源于人们对学校教育系统弊端的反思、对教育活动人性化的追求。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学校教育系统的时空限制,利用其技术优势能够设计出多种学校教育系统所不可能执行或者不能够充分执行的教育活动,比如跨越时空的个别化教学、随时随地的学习,等等。这些活动的人性化特点能够弥补学校教育系统标准化的缺陷。这两种角色相结合,从客观上扩大了教育范围,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机会,是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的表现。

四、未来教育发展趋向分析:技术发展的视角

以上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前两个阶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可以看出,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意义上的教育主体,在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其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都在不断提高。也就是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在不断地增强,但是这种增强是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人的自由和主体性换来的。那么,可否既保持和发扬高技术的优势又避免这种牺牲呢?

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牺牲的存在源于现代技术对人性栽害的加剧,也就是技术异化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刻。技术异化主要表现为技术对人的替代、否定、强迫、控制和漠视。比如在学校教育中用机器代替教师,使教育进一步“机器化”,就是一种典型的技术异化现象。技术异化的本质是技术现实价值的负向实现。异化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树立科学的目的的技术价值观,并依此为指导发展高技术和高人文相结合的后现代技术,超越现代技术高技术低人文的窘境。

其实,后现代技术正是技术发展第三个阶段的基本理念。它是在批判现代技术异化的号角下发起的,代表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方向,也就是把现代技术与人体相互结合,成就新的现代体内技术。它强调在继承和发展现代技术的技术优势并将其“内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前提下,保持其主体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现代技术的异化。这里的“内化”并非指技术一定要融入人体,而是指技术实体与人体在保持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相互结合、恰当分工,使人与技术的结合成为高技术和高人文的结合。

后现代技术既能保持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优势,又能够把教育中技术活动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教育主体手中,在增强教育主体本质力量的同时又不丧失主体性,这也正是人们对当前教育领域现代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要求。因而,以后现代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必将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向。虽然以后现代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的本来面目尚不清晰,但结合当前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以及后现代技术的特点,以下几种趋向是显然的:

第一,教育领域技术的人文化发展趋向。通过以上分析,当前盛行于教育领域的技术工具论的价值观显然是滞后的,技术对于教育的价值不是仅仅作为工具可以解释的,它塑造着整个教育环境,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异化问题己经相当严重,其发展走向函待规范、引导,因此,借鉴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摒弃旧的技术价值观,把教育需求和技术发展规律作为教育领域技术发展趋向的指导原则是当下的必然选择。高技术、低人文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人文需求的教育领域,更应该加强技术的人文关怀,按照技术发展的规律,向高技术和高人文的后现代技术发展。技术营造着整个教育环境,并最终体现在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之中,因而技术发展过程还应该着重强调稳定性和普及性,否则教育环境不稳定必然影响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从而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应该本着“适当发展高技术,强调高技术与高人文的结合,甚至在高人文的基础上发展高技术,不盲目为了高技术而高技术”的原则发展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又能继承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所带来的便利。

第二,教育标准化与个别化的关系趋向。毫无疑问,个别化是教育的终极理想,也是信息时代的人才需求对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所导致的教育资源的不足,虽然现代信息技术为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可能的途径,现当今仍然不具备全面发展个别化教育条件。并且,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教育所应当传承的人类文明的公共文化己经相当丰厚,其中作为社会生活基础的知识、技能、方法等等内容,是每个公民所应当掌握的,而这部分内容比较适合采用标准化的教育方式。因此,教育的标准化与个别化应当恰当结合,在”恰当结合”的基础上,再优先发展个别化教育以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基于此,以下两项工作就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基础。首先,利用技术优势加强标准化学校教育的职能,充分考虑设计适合个别化的教育方式,使二者能够恰当结合;其次,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进行有机重组,把适合标准化教育的内容和适合个别化教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分开,以适应标准化和个别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第三,教育向实践回归的趋向。教育和生产实践的脱离始于第一次教育革命,那时,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作为信息型实践的教育活动才得以从物质能量型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脱离出来。时至今日,教育脱离生产实践的事实,一直为世所垢病,人们也在不断探索教育向实践回归的可能途径,但由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生产实践仍然是以物质和能量型为主的实践活动,很难和信息型实践的教育活动相融合,合适的途径仍在探索之中。当前,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影像的逻辑介入到教育之中,或许能提供一种新思路。一方面,整个社会的生产实践形态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以物质能量型为主,信息型实践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并且即便是物质能量型的实践,信息活动在其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因此,信息型实践可以直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来支持实现;另一方面,能够直观反映社会实践的影像的逻辑和文本的逻辑己经并存于教育中,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反映社会实践有了现实可用的把手。这二者的结合使教育向实践的回归具有了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可否以及如何实现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3][4]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374375,124,333.

[2]全林.科技史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6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9.

[6]柏拉图.斐德罗篇.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4204.

[7]胡潇.论印刷文化的逻辑构型[[J].广东社会科学,2002, ( 5 ) :3943.

[8]王伦信.从纸的发明看媒介演进对教育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1):788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27.

[10]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37.

[11]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1.

[12]郭冲辰.技术异化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18 8.

[13]颜士刚.现代信息技术异化的根源分析及其消解的可能性[fJl.现代教育技术,2009, (1) : 8 } 11.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