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79/G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813,国际大16开本印刷。 本刊已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更多

学术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前沿

体育的文化认定与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超越
文章来源:《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19/11/5 阅读数:507

体育的文化认定与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超越

摘要:“体育是—什么”的本质挖掘转向“体育—是什么”的现象解析,认为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而基于体育的基本逻辑及范畴来源的、被“教育化”了体育课程,应按照一定社会对课程的要求,在体育的轨道上从形态、模式等方面超越体育,完成课程使命,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选择、传播、推进和发展体育。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课程

体育作为体育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体育品性,并为体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及范畴来源;体育课程又传承、精炼、形成着新的体育,但具体的文化模式、文化现象在价值取向、功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作用等方面与体育有区别,这种区别突出了体育课程存在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整体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体育是什么,当代中国大学体育课程如何定位,本研究试图以当代人对当代历史特有的直觉和现实感对体育和体育课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新的探讨。

1体育的文化认定

1.1体育命题思路解析

关于“体育”这一命题,一个最基本的核心就是“本质”,长期以来命题思路在哲学、社会学、人文学、现象学、逻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基频上探寻,形成多维复合化的理论依据与逻辑。由于认识和揭示体育本质的角度不同,得出了差异的结论:有的学者从生物学角度阐述体育,认为体育是增强体质的过程(林笑峰,1982);有的从教育学的角度解读体育,认为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体质、完善人体的教育过程川;有的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解析体育,有的从社会性分析,有的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角度研究体育;有的从词源学、语义学和身心二元论等综合角度阐述体育本质……。繁杂的命题基频与概念体系导致了体育在理论上的“各自为政”,不仅在理论上让人无法界定,在实践层面也缺乏操作空间。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任何体育都是社会文化现象;从生理学角度讲,任何一种体育都离不开身体活动,这可以说是体育的本质特征。从体育的功能角度讲,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教育、健身和娱乐,无论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还是高水平竞技体育都包含这3个因素,这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体育,原本不需要那么多繁杂的概念体系,我们应该通过思维方式的变革和研究范式的转向,进行逆向性思维,从“体育是一什么”的本质挖掘转向“体育一是什么”的现象解析,来构建“体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形成聚合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

1.2体育的文化认定

从现有体育模式解析,体育现象分“本体体育现象”和“与体育相关现象”两种。本体体育现象主要有八大类,一是大规模的、有组织、有观赏性的对抗性运动,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竞技、大众运动会、赛车、赛马等;二是自发自为的身体运动,如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走跑跳投旋转等身体运动、运动娱乐与休闲、养生运动等;三是民族体育,如:民俗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四是体育教学与训练,如体育课程、运动训练与各种体育技能培训等;五是体育科学,如体育基础理论、体育策划、体育管理;六是体育附属品,如: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服饰、体育艺术品等;七是体育法规,如体育法、竞赛法则等;八是体育传媒,如电视、广播电台、报刊杂志、体育摄影、体育文学等。

与体育相关的现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在身体活动的维度上与体育相类似,甚至产生交叉的一些活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劳动等实用性活动,另一种是杂技、舞蹈、戏剧中身体表演性活动,如武打。另一类是非实用性维度上与体育相类似,但不具备身体运动性质的活动,如棋、牌、电子游戏困。

体育,从远古时代的跑、跳、投等捕获猎物用以自身生存和物种延续的需要,到近代社会的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再到现代社会人类对健康的渴望和生活方式的需要,已发展成一种同时性与历时性、主观性与客观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动态模式—体育现象,具有鲜明的特质,主要表现为以身体活动为模式,以相关品性事物发展为目的人的活动,具有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后天获得性特征;二是具有文化结构中三个层次(物质、制度、精神)的完整结构。体育现象不仅表现为一种存在,而且表现为一系列与其他文化有交叉的文化形态。对“体育一是什么”的传统认定与研究方式,已不符合随社会发展出现的广泛得多的体育现象,必须从体育的文化现象来解析体育,把体育当成一种特色文化来对待。

2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超越

从已有对课程文化的讨论和研究来看,课程文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课程传承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性。体育课程文化的超越,意味着体育课程不再以传递、服从体育文化为己任,而是要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课程需要,对体育文化加以选择、整理和提炼,形成一种具有体育特性的学科课程文化。

2.1体育课程发展的文化审视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思想的变革和其他文化的发展,体育课程呈现出一个文化多元的新格局,体育的、教育的、课程的、心理的、社会的、自然的等等西方的各种学说、各种流派如潮水一般涌入课程中。同时,体育出现的新现象、新特色演变成了体育课程的文化碎片,大学体育课程象一个大容量的“筐”,装满了多元的教育文化与体育文化新元素,许多新的课程理念—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淡化竞技、淡化甄别、以学生兴趣为主,人文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成功体育、终身体育等形成了课程新特点。

然而,当我们以高度的热情为之付出了很大努力后,体育教育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持续至今的体育课程并没有走出困境与疑惑—竞技运动是否应该在体育课程中淡化,体育课程如何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问题、身心健康问题、学生体育兴趣问题、体育素养问题,中西方课程文化交融问题,体育理论研究与体育课程并没有走出困境与疑惑—竞技运动是否应该在体育课程中淡化,体育课程如何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问题、身心健康问题、学生体育兴趣问题、体育素养问题,中西方课程文化交融问题,体育理论研究与体育课程实践的对接问题等等……当我们检视当代的体育与体育课程,发现体育始终在政治、经济、教育中寻找其功能与使命,而体育课程则在体育为其圈定的“功能”轨道上探寻“三维健康”的使命与宗旨,导致课程本身应具有的独立文化品质与课程个性就范于一些虚概念,课程对体育的传承就范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处于课程文化缺失状态,看似理论研究丰富与繁荣,实践中却不具备有效的指导意义与实施的可行性,呈现出低效与无奈。

2.2大学体育课程体育文化形态的超越

长期以来,大学体育课程追求当代教育思潮与体育主旋律,遵循多维复合化的理论依据与逻辑,导致体育课程在实践中无法构建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学科课程特性的文化与知识体系,直接表现为一种具有当代特点的即时的“身体活动”课程形态,主要体现的是在校期间的以“增强体质,健康心身”为目的的身体运动模式的课程,而不是一种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设计的学科课程模式—课程化的文化(知识)体系,从而完成培养人的体育素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地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体育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化课程,如果直接表现为一种身体运动,那体育课程就是多余的了。

“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入手,无论我们对大学的本质进行什么样的追问,提出怎样的解说,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大学的本质在于文化: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大学体育作为一门课程,文化形态(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上必然要体现出这种文化的高层次性特征,必须突出古今中外不同体育思想、体育观念背景下产生的体育文化体系在大学生中的整合、传播和创新的“文化”化过程,而不是一些零碎理念与文化碎片组成的身体运动形态,体育课程应超越单向的身体运动形态,形成相对稳定的、有课程特性的文化形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本原体育文化形态—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2)民族民俗体育(包括域外体育和其它文化)文化形态—课程自身文化的启蒙,促进体育文化的交融与生成,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的转换,促进课程新文化的生成;(3)学术体育文化形态—文化的自觉,主要是新知识新理念的探讨与实践,实现体育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4)非主流(非常规)体育文化形态—文化的创新,如:非主流的运动项目与运动形式、体育运动器材的非主流运用形式,运动竞赛规则的非主流应用形式……等等,主要以此来形成体育课程文化的创新过程,从而发展与创新体育文化与体育课程文化。

2.3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模式的超越

当代大学体育课程以其良导体性品格在“体育”与“课程”两个用得最普遍而没有定论的术语中进行了七次体育课程改革,尽管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尝试了新的模式,但往往是通过外围作战,或空洞地致力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或机械地诉诸于教育体制、教育方法及内容的转变,或碎片式地学习国外的课程文化模式,昙花一现后随之消亡,回顾建国以来七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文化模式一直是一种非学科形式的课程文化模式(不按学科组织,而是根据一定任务或问题的要求编定课程),几乎没有质的变化。

体育课程的文化模式不同于自然科学文化—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不同于语言文化—通过语音与文字的结构与构建来完成人类思维、交际、传递信息和保存人类认识成果,不同于艺术文化—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作品,不同于民俗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生活特征,也不同于政治、制度、法律等制度文化对人的要求准则。体育文化是人体的运动文化,是由人体的运动“艺术”(科学与技艺)来展示人类社会文化的特殊文化,其课程文化模式具有展示人体艺术化运动的“艺术文化模式”与促使人体科学运动的“科学文化模式”特征,每一项目,每一人群,每一种运动的形式,都因其存在地域、时代、社会、阶层的不同而深深印刻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前者主要是一种以肢体运动形式发展精神文化的艺术模式,后者主要是一种从生命与生活的角度发展身体文化的学科模式。

文就是知识的结构性积累,化就是教化于人。组合起来的文化含义,是最通俗的,又最容易直观形象表述的文化概念。作为课程的体育是一种文化课程,是一种用体育知识教化于人的活动模式,大学体育课程必须超越“课程即身体活动”的模式,必须在“科学运动”与“运动艺术”前提下深入与发展,课程的文化模式必须是有自己的个性的学科文化模式,知识的构建要以多种模式提炼与导航,按不同时期的体育学科发展条件与人的生活需要生成与创新课程文化,并在一定时期内有一个课程基本核心方位和相对稳定的学科课程体系,在清晰地展示“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增加“程序性知识”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和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2.4让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回归中超越

课程文化既是文化载体又是文化形式,是建立在主体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在不同的时代具有“质和量”的差别性,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修正、改选的方式促进着文化的更新,具有文化的自为性品质。

当前体育课程正承担着“超越”体育的“重贸,—“身体、心理、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处于体育、教育、社会文化的多重使命的困惑中。一直以来人们都认可体育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能塑造性格进而促进个体社会化,通过体育活动促进个体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的观点,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他们可能得到这样的结论:运动员表现出来的这种知识和自信心会扩展到体育赛场之外的所有生活领域”。我们需要反思,也需要文化回归,崇敬真实,尚实尚简。虽然体育课程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责任,具有健康身心的功能,但体育课程并不具有承担整个社会文化的责任和能力,也就是说,不能要求通过体育课程来完成文化的社会功能,首先,体育课程要在这种“超越”中回归,将目标定在利用体育文化知识来培养人的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

回归并不意味着“复古”,也不意味着“固化”与“排外”,而是一次自我否定的重构,是一种迂回式的升华。体育课程是被课程化了的体育,从而赋予了体育课程的教育学标准与学科性质,使体育课程相对体育具有内在性与超越性品质—被“文化”化的体育。体育正因为作为一种文化才能成为课程,但体育与体育课程的品性与使命有差别和特殊性,体育课程不能因为被列为“课程”而改变课程对体育的特殊使命,也不能因为被装上“体育”而改变课程的学科文化约束。大学是传授知识和进行研究的机构,是一个文化传承、生成与创新的机构,体育课程在教育上应形成具有课程特质的体育学科体系,无论体育课程在任何时代或社会,无论基于怎样的课程观或教学观来实施体育课程,都应该以“体育文化”为媒介,回归体育文化的轨道,正视体育课程的基本使命:选择、传播、推进和发展体育知识与体育文化,完成文化教育的课程使命,实现生物人的“体育文化”化。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必须要有自身的单质纯粹性,那就是,所做只为所做,此外便没有其他的实用目的;因为一旦另有所图,这种文化活动就会蜕化变质,最终成为其他事项的附庸。借用美国学者博登海默的比喻:正如我们在一个带有许多大厅、房间、凹角、拐角的大厦,在同一时间里想用一盏探照灯照亮每一间房间、凹角和拐角是极为困难的。体育课程文化要超越功能()主义思想,否则那一定会形成一种崇高空疏的价值观念,所造就的必然只能是“无事袖手谈心性危一死报君王”。与体育息息相关的体育课程来源于体育,发展于学校课程,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虽然与人、社会、自然等发生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延展性也可以波及人的心灵与情感,并在社会化的体育活动中被赋予各种价值与责任,但体育课程文化不是这些因素的附庸,而是一种被“教育化”了的体育文化,是一种课程文化的主体存在,把这种“个性”做实做足就是一种超越。

参考文献:

[1]王学锋.sort一体育:中国体育认识上的最大误区一再谈体育(PE)与竞技(sport)的本质、功能、目标、手段和主体,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2003,19 (1):17.

[2]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941.

[3]龚正伟,刘湘溶.体育本质认识的分歧根源与真义求解,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2005,4(1):9698.

[4]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一兼与韩丹等同志商榷,体育与科学[J].2004,25(2):812.

[5]任海.论体育现象,天津体育学院学报[J].2008,23(4)277280.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923.

[7]衣俊卿.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中国高等教育.2007 (2) :21

[8]管兵,刘穗琴等译.体育社会学(]杰·科克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3

[9]张洪潭.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J].体育与利学,2008,29(2):8186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