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79/G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813,国际大16开本印刷。 本刊已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更多

学校体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校体育

浅析学校体育中足球和传统体育项目的均衡发展
文章来源:《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1/9/30 阅读数:599

浅析学校体育中足球和传统体育项目的均衡发展


1. 引言

近些年来,中国体育不断崛起,国足成绩却不如人意,成了国家的“心头病”。党和国家屡次提出校园足球,并将内蒙古列为首个全国省级足球改革试点区,以期能振兴足球。然而,巨大的投入未能换来理想的成绩。而蒙古族历代传承的传统体育项目却因校园足球的冲击,以较快速度不断衰落。在学校体育中应如何发展足球和传统体育项目,成为了目前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Google等互联网系统,以“学校体育”“校园足球”“传统体育项目”为关键字检索,搜集相关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2. 逻辑分析法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足球发展情况和强调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来总结并提出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体育

3.1.1. 学校体育的概念

经过众多学者研究,现对学校体育的界定大致分为三种:

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 [1]。

学校体育指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2]。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的需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进行思想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3]。

尽管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学校体育进行了不一样的剖析,但不难看出,学校体育的研究对象是学生,其目的是增强体质,培养意志,使学生学会体育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体育技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青年。

3.1.2. 学校体育与教育思想

近代以来,自然主义、实用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思潮不断涌入,给予了我国对学校体育的启迪与思考。其一,身体健康不能忽视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特征和运动能力,要遵循客观规律去开展体育活动,安排学生承受范围内的运动量,才有助于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如若盲目运动,不仅不能增强体质,还有可能给身体机能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其二,每个学生都具有个体差异性,所擅长的体育项目和类型也不尽相同,要根据本人的生理条件和需求去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取得不错的锻炼效果。其三,要“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家庭环境,这些不一样的元素使他们感知到了不同的人生趣味,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选择喜欢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爱上体育,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 [4]。

教育思潮不断推动下,2002年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也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原则。“健康”不仅指学生的身体素质要高,拥有强健的体魄;也要注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心理归属感,满足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富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实现增强体质的目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坚韧、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体育活动中,学生能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满足感油然而生,更容易拥有一个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心态。

3.2. 校园足球

随着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三大球之一的足球俨然已成为证明国家实力和塑造国家形象的名牌。而中国的足球成绩却一直不尽人意,不得不说已成为了“心头病”。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足球,“志行风格”“要从娃娃抓起,搞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中国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比赛及获得世界杯冠军是我的三个愿望”等言语都表达了领导人对足球事业的规划和展望。为了振兴足球,我国瞄准了校园足球这个要点,开始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3.2.1. 校园足球的概念

校园足球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扩大参加足球项目的学生规模,增加他们参与此项目的时间,逐步形成小初高、大学、全国的足球竞赛体系。它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培养全面发展的足球后备人才相结合。

3.2.2. 内蒙古自治区的校园足球

2014年,内蒙古成为国务院确定的省级足球改革试点。为积极响应政策,自治区教育厅率先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校园足球工作三年推进计划(2015-2017年)》,并颁布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如:《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校申报、推荐和管理办法》、《自治区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竞赛管理办法》等,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政策体系。2015、2016年,又相继出台了《自治区校园足球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0年)》《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等关键性文件,提出了“两节双提高工程”,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支撑。

目前,自治区在盟市、旗县区共设立了116个校园足球领导小组,116个校足办,建成了4个国家级校园足球实验县,3个全国满天星训练营,165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593所特色幼儿园。除了中央拨款外,自治区还设立足球专项经费,五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及社会资本投入达到60亿。在教练裁判方面,启动了“自治区校园足球千人培训计划”,与北京体育大学联合培训,并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模式,聘请德、英等多国裁判和教练来内蒙古培训指导,选派自治区优秀裁判和教练去国外进修。在场馆基地建设方面,内蒙古建设了600余个足球风雨场馆,2651块足球场地,并建立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和国家(北方)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活动基地,还引进了魔力足球训练房。此外,内蒙古在海南建设了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冬天就组织学生和教练到此训练,费用大部分由政府承担。在比赛方面,每个学校都必须有足球队。自治区要构建以学段为参赛范围的小初高、大学四级联赛和以行政区为参赛范围的“校长杯”“旗县区长杯”“盟市长杯”“主席杯”四级联赛,形成纵横交错的足球联赛网。同时,还邀请国内外足球队来蒙参赛,并选派优秀运动员去国外学习。通过这些措施,自2014年起,全区参赛学生累计超过44万人次,比赛超过5.5万场,足球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由最初不足2000人增加到现在的1.6万人。

在国家校园足球的号召下,内蒙古的足球确实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但反观成绩,仍是令人唏嘘不已,其投入与产出几乎倒挂。

当初国家将内蒙古确立为首个足球改革发展试点省区,其中不乏对蒙古族体质的考虑。内蒙古冬季寒冷,人们喜食肉类和奶制品,热爱摔跤、赛马等项目,这些条件都使人民拥有更强健的体魄。可事实上,这并不代表着蒙古族的体质更适宜发展足球。这也是五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将不少心血泼洒至此,却换不来理想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3.2.3. 从其他国家看内蒙古足球

(1) 蒙古国

我国的邻国——蒙古与内蒙古自治区有着一定的联系,人民的体质条件更是十分相似。世界排名中,蒙古排在第190名,同其他足球“侏儒”:斯里拉卡、东帝汶等处于同一方阵,自1959年足球队成立后的近六十年间,取得的足球成绩寥寥无几,基本都在外围赛出局,唯一战胜过的也只有关岛队。2017年,蒙古聘请德籍教练米希尔威斯执教,至今也已三年,可成绩仍旧没有太大起色。

(2) 日本和韩国

日韩是目前亚洲足球领域中发展态势较为强劲的国家,其足球发展日渐成熟和完备。由于中国与日韩同属东亚,在历史、人种等方面很相像,因此日韩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中国足球振兴后的态势。日韩足球的崛起都很重视培养后备人才。自1980年,日本推行了“足球俱乐部训练中心制度”,由下至上依次递增为“地区训练中心”“都道府县训练中心”“地域训练中心”和“国家训练中心”。根据年龄划为U18,U15,U12和U10、U8及U6四个级别的比赛;根据区域划为全国性、地区性和都道府县比赛,形成了完善的足球联赛体系。韩国将足协预算总额中的15%拨给校园足球,并将“体育特技生制度”与“鼓励运动员学习制度”相结合,以兼顾运动员的文化与技能。同时,推出了“周末联赛”来保证运动员能参加足够多的比赛。据统计,一名运动员从小学至大学毕业可参加700~800场正规比赛。这些举措极大地增加了日韩的足球人口,推动其足球成绩不断上升。

但我们也要从整体去看待日韩的成绩。根据最新国际足联排名,日韩排名分别为28和40。

(3) 欧洲国家

排名前十位中欧洲占七个。排名第一的比利时也曾经历过足球萎靡的时期,惊人的是十年之间它就重新崛起夺得桂冠。排名第六的克罗地亚是个小国,人口不足五百万,平均身高却达181 cm,位列全球第7。排名第八的西班牙自2008年起,在欧洲杯和世界杯中连夺三冠,一踢成名。

我们发现欧洲在足球联赛、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中日韩也在不遗余力地学习和创新,但成绩还是平平。足球是考验身体素质的运动,高大强壮的体格给予了欧洲人先天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4) 拉美国家

纵观整榜,巴西、乌拉圭等拉美国家也高居前列。拉美经济相比于中日韩是相对落后的,对足球没有投入几十亿的实力,刚开始发展足球时,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建立完备的体系,但其成绩却让我们望尘莫及 [5]。

究其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拉美人身材高大健硕,柔韧性极好,运球、脚法都十分细腻,动作轻盈,转身间就完成了防守和联合。其身体条件更适宜发展足球。

蒙古族经历了风寒、猛兽和战争的洗礼,的确形成了更为健壮的身体,但其体质与欧美人并不相同。振兴足球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考虑人种的自洽性,走出属于我们的足球之路。

3.3. 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体育项目

3.3.1. 传统体育项目的概念

传统体育项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某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和精神内涵的,有着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等功能的体育活动。本文论述的是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3.3.2. 传统体育项目的产生与发展

蒙古族先祖的居住环境多为山林深处、猛兽出没的危险地带,这里气候寒冷,食物匮乏。为了活下来,他们必须学会如何饱腹,随之衍生出来多种打猎工具,如:弓箭、石器等,渐渐地他们还学会了与猎物搏斗时该如何灵巧躲避和有效攻击,这时走、跑等人的基本活动技能就得到充分发挥。在不断练习中人们掌握了更多技艺,这些技艺不仅满足了生存需要,也逐渐被总结为固定动作结构流传下来。尽管蒙古族在与自然的博弈中取得了胜利,但也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每年他们都会举行活动,通过一些类似于歌舞的动作向神灵表达感恩,祈求保佑来年风调雨顺,民族繁衍生生不息。而摔跤、赛马等蒙古族热衷的体育项目就在生产生活和宗教祭祀中孕育而生。

13世纪时蒙古统一。为了稳固政权,成吉思汗大兴军事,将射箭、摔跤等作为军事训练的主要手段和内容。在数年征战中,蒙古男儿不仅练就了一身本领,也形成了刚毅勇敢、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性格特征。尽管在历史变迁中,和平越来越成为了时代主旋律。但当初保家卫国的蒙古男儿并没有丢弃他们的技艺和精神,反而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3.3.3. 蕴藏于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民族特质

蒙古族历来尚武,他们因崇拜桀骜不驯的雄鹰,而将其作为图腾绣在服饰刀箭上,并在摔跤中模拟其展翅的动作来表达锐意进取、勇往直前的气势。

在摔跤中,“一摔定胜负”是一个主要规则。或许听起来,仅有一次机会显得不近人情,但是在先辈与敌人博弈时,往往都是以性命作赌,一次失败就意味着永远失去。因此,每一个蒙古族的孩子从小都会被教导,要珍惜机会、勇于拼搏。另一个规则是“有跤无类”,这就体现了这项运动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不论性别、出身,每个人都可以参加这项运动,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就能成为赛场上的王者。在这种规则的引导下,蒙古族形成了不畏强权、挑战权威的精神。比赛结束后,观众会为胜者欢呼,给败者鼓励,这说明蒙古族很重视友谊和谐,比赛有胜负,也极尽团结友爱之情。

3.3.4. 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双重意义

(1) 文化意义

传统体育项目承载了蒙古族的精神文化,学生在参与中不仅能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能唤醒民族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完善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 教育意义

目前,学校体育活动呈现单一化趋势。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有利于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增添教育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推动学校体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6]。

3.4. 学校体育中均衡发展足球和传统体育项目的对策

3.4.1. 改变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固有观念,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尽管自2006年以来,那达慕、搏克、沙力搏尔式摔跤、蒙古象棋陆续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引起的热度和关注度远远不如校园足球。足球进校园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扭转校领导和老师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传统体育项目对于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给予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可以采用聘请专家和传统体育艺人讲解传统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教授技能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教授给学生。

3.4.2. 加大资金投入,建造和完善场地设施

近五年来,不仅中央拨款支持校园足球发展,自治区也设立了足球专项经费,全区各级政府及社会资本投入总计约达60亿。但是高投入并不代表能够换来高收益,振兴足球本就是一个时间和耐心积累的过程,无法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因此,不妨将投入到校园足球中的一部分资金拨给传统体育项目,在发展足球的同时也不落下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其一,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建造能够满足师生上课和训练需求的场馆和场地并配备相应的装备和器械;其二,建立省级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和冬、夏令营活动基地,在集训期间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到这些地方进行训练和活动。

3.4.3. 逐步建立和完善竞赛体系,积极举办和参加赛事活动

推进构建以学段为参赛范围的小初高、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和以行政区为参赛范围的“校长杯”“旗县区长杯”“盟市长杯”“主席杯”四级足球联赛的同时,也要逐步建立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体系,定期在各级各类学校、省市中举办大中型比赛,并积极地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全国性体育比赛,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感受到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促进赛马、射箭、摔跤等项目的发展。

3.4.4. 编写足球和传统体育项目教材,并将其作为必修课

依据小初高、大学不同阶段,编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足球和传统体育项目教材,使学生由低到高、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关于足球和传统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将这些项目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思想。在课程设置上,要将足球课、传统体育项目课程与语数英等文化类课程视为同样重要,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必修课。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

3.4.5. 营造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和足球文化氛围

要让学生们真正热爱足球和传统体育项目,就要在他们的内心扎根,使他们感受到这些体育项目的魅力。因此,在课余时间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用成立俱乐部、社团,举办文化节、交流会等方式增加足球和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园内的曝光度,使学生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并在耳濡目染中不断了解和感知它们的内涵与价值,引发共鸣,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4. 结语

传统体育项目伴随蒙古族崛起而产生、兴旺而发达。同时,传统体育项目也塑造了蒙古族的精神,形成了蒙古族的文化。2006~2011年间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摔跤、赛马、射箭均在列中。这充分说明传统体育项目在蒙古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更体现了国家对这些项目价值的肯定。然而,由于大量学校撤并,学生开始脱离牧区和家庭,进入城镇上学,没有了父辈教诲和草原沃土,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出现了断崖。近年来,校园足球兴起,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不可否认,近四十年来日韩对足球事业的努力确实得到了不菲的回报,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拉美人的体质确实比东亚人更适合发展足球。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国足球一定要搞上去,但这个时间会很长”。因此,学校体育中我们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要尊重学生的体质条件,注重人文关怀,均衡地发展足球和传统体育项目。毕竟,我们不仅渴望足球苗子,也需要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 学校体育学[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32
[2] 白晋湘. 学校体育学[M].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1.
[3] 全国体育学院成人教育协作组. 学校体育学[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1-2.
[4] 黄晓丽.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5.
[5] 陶克祥. 南美足球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体育科学研究, 2016, 20(4): 36-41.
[6] 张朋, 郑小凤, 万宇, 等.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路径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 2017(4): 60-64.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