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79/G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813,国际大16开本印刷。 本刊已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更多

体育人文社会学

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人文社会学

“阳光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以分段型和俱乐部型为例
信息来源:《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19/7/13 阅读数:574

“阳光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以分段型和俱乐部型为例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给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生机,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由于高校规模、办学层次、教学条件、校园文化等差异的客观存在,体育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目前高校普遍运用的二段型、俱乐部型教学模式为例,定性和定量分析出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期探讨出适宜的教学模式,解决当前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之间的落差,更好地落实阳光体育的运动宗旨。

关键词:阳光体育;教学模式;分段型;俱乐部型

教育部于2006年提出“阳光体育运动”的口号,全国高校作为学生的主力军,根据阳光体育的宗旨和目标,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的活动,这期间,为贯彻、加快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高校体育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育课程改革,出现了不少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差异显著,产生的教学效果和作用差别显著。为探讨教学模式的适宜性和实施的效果,本文以目前运用最多的“传统型”、“二段型”、“三自主型”、“俱乐部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评价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弊端,以期探讨出适宜的教学模式,解决当前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之间的落差,有效地指导和规范体育教学,最终真正落实“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运动宗旨。

1阳光体育运动的理论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20061223日,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时候首次提出的,当时称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其主要内容是针对日前全国的大中小学生群体。它是一项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主要内容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让“健康第一”、“每天锻炼1h,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z7。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定性分析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的一种范型,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或体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与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程序、体育教学方法相联系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策略体系「3]。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从最初的“传统三基型教学模式”即体育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随着我国教育地改革发展,逐渐又出现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段型教学模式”“三自主型教学模式”“俱乐部学员制教学模式”。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高校遍布全国各地,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学校规模等限制和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没有完全统一,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体育理念指导下,执行与自己高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发展趋势。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对这四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典型特征进行分析和思考,以透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所存的问题。

3分段型、俱乐部型两种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实施效果的定量分析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但是无论执行哪种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测评学生肺活量、800/1000米和50米跑来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而定量比较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缺陷。因此,我们选取普通高校“分段型”和“俱乐部型”两种教学模式的学生体质进行测评,其中分段型教学的大学生2622人,俱乐部型教学的大学生1089人,这些学生全部可以参加体质健康测评。从统计的数据分析出: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肺活量、耐力和速度素质不及格的学生比率均高于分段型教学模式,而及格比率均低于分段型教学模式,表明在改善心肺机能和学生身体素质方面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的实验效果弱于分段型教学模式,究其原因:分段型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统一管理和组织下,强迫式的教学方式督促学生进行耐力练习,更有目的、目标更明确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学生一进高校就采用自主选课,学生选课盲目跟从,或随机选择室内和简单易行的体育项目,学生没有从提高身体素质考虑。另一方面,我国多数大学生在小学、中学没有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学生体育兴趣不高,多数喜欢静坐,被动的上体育课。俱乐部型教学对学生的自觉性和体育运动的兴趣要求高,多数学生在俱乐部型的教学模式下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锻炼思维不清晰,锻炼强度不够,导致学生体育素质提高不明显。再次由于湖北的高校体育设施、场馆和师资力量有限,导致学生选课时可选择的项目不多,也削弱了学生练习的效果、身体素质提高的

速度。相对而言,分段型的教学模式在湖北高校运用更广泛,因为学校可根据师资和场馆,场地,学生数量开设一定量的体育项目,学生在教师组织下提高身体素质。

4结论与建议

4. 1结论

4.1.1从指导思想、组织形式、师生互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优缺点五个方面对分段型、俱乐部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定性和理论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二段型教学模式简洁、时效。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符合教育发展方向和学生个性发展特点。

4. 1. 2分段型、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特点和效果比较分析证明,俱乐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爱好和习惯、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侧重培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第一”指导意识。分段型教学模式带有传统体育的强迫性练习,突出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地提高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由于我国学生从小接受的是被动、引导式体育学习模式,在执行俱乐部教学模式时,学生不能自觉、主动地学习,所以导致俱乐部教学模式执行不好,教学效果不明显。

4.1.3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较之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更大的开发性,自主性,有效性,符合新时期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一种符合当前体育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特点的有效教学模式。

4. 2建议

4. 2. 1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建议高校在执行俱乐部教学模式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在课中和课后发挥引导和宣传的作用,适当调控学生运动时间和强度,或者是引进先进的运动强度APP,让学生知道练习的密度和强度。而不是放任学生随意练习。

4.2.2建议高校在实践过程中继续完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尽快改善体育教学软、硬件环境;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

4.2.3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吸取成功的经验,高校为教师提供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方式,提高教师业务步伐使教师及时了解体育运动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要。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