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79/G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813,国际大16开本印刷。 本刊已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更多

运动人体科学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动人体科学

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措施研究
信息来源:《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0/5/15 阅读数:582

摘要:课余体育的含义是中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开展课余体育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例如被熟知的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种组织形式和内容。通过开展课余体育训练进而达到开展体育教育的目的。深入研究课余体育训练现状,改善当前的课余体育训练现状,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最终促进我国的体育运动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训练现状;可持续发展

校园课余体育训练活动是为了巩固与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而开设,同时利用课余体育训练起到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学生广泛参与为主体,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的个人或集体活动。课余体育训练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之是学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重要方法,也是学校推动师生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和巩固并提高运动技术的重要措施。为了校园课余训练活动的顺利推行,需要体育教师、班主任、家长形成良好地沟通机制,为参加体育训练的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教练员应主动、积极沟通介绍学生在日常的训练情况、思想情况、情绪动态,协助班主任、家长加强学生的综合培养,共同处理好学生文化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这种特定的体育文化组织形式与学校的培养目的、校风校貌、学习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联,课余体育训练对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内在精气神、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文化观及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今信息技术如此发达,教师可以全面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传统的课余训练会有学生进行偷懒,造成课余训练效果不理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构成全方位的课余训练,这样学生在训练当中也不会过多地考虑其他,更加专心地进行课余体育训练。

1制约我国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据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当前开展的课余体育训练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随着我国的体育教育的深人改革,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不断的重视,国家大力提升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我国的学校在开展课余训练当中没有明确的制度,造成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当中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作用。而我国的体育运动长期是以投资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的学校体育设备通常由当地的财政进行拨款进行发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开展课余体育的空间,积极引进社会上的资金,加大在校内的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一方面全面提升社会群体的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将学校内部的闲置体育资源进行开放处理,增大体育收人,促进多元化的课余体育设备的引人,从而带动学生的课余体育训练热情,学生的训练热情上来了,自然学校的课余体育发展更加的长远。

学校场地问题一直是困扰一线城市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和运动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场地不足,不少学校场地紧张,没有闲置场地用作训练场;二是场地不达,场地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三是师资力量薄弱,同场地问题类似,师资不足也会制约学校体育的建设。目前,学完能够给学生提供培训的师资严重不足。为解决该问题,有些学校引人社会教练。但在某方面考虑来看,这些教练的素养还有待考究。因此为了发展课余体育训练事业,学校要吸引人才的加人。此外,对现有的学校体育老师进行培训也是一项可行措施。场地、安全、师资是课余体育训练建设中遇到的重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必须做好规划设计,

学生体质健康是进行体育课余训练基础,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广州2016学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结果优秀率仅占2.6%,不及格率为16%,重度近视率达49.8%。作为教育水平相对发达的一线城市,广州并非特例,中小学生体质水平下滑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体质素质低和不愿意进行课余体育训练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阻碍了课余体育训练的推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课余体育训练开始前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科学监测,规范“综合素质评价”,以北京为例,北京东城区教育研究中心于2012年率先提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并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发“运动手环”。主要是通过给学生们佩戴“手环”,监测他们在运动中的实时心率,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让训练老师直观课堂效果,从而有效设计出活动内容,保证体育课学生的运动量。张立新老师表示,该“手环”除了可以对学生体育运动进行实时监测外,还能实现考勤定位管理、体质健康综合分析等。只有进行了体质健康的分析,才有利于课余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2科学发展观理念下我国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

深化体教融合,推进体育、教育工作双向渗透、互相融合,共同推进我国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在2017年。我国体育、教育部门共同举办了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在青少年比赛项次大幅度提升的同时,项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赛门槛不断降低。不仅有广大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基础大项田径、游泳,还新增了皮划艇、高尔夫、电子制作等。以校园足球为引领,校园篮球活动进一步开展,体育进校园蔚然成风。在这个风潮的推动下,我国课余体育训练有了进一步的目标诉求,正常情况下,进行课余体育训练是为了锻炼学生身体育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但随着“运动进校园”运动如火如茶的开展,体育训练目标就应该有进一步的提升,要大力培养有潜力的学生参加体育技能竞赛。以省级青少年竞赛为杠杆,推进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支持下推进我国课余体育训练发展有质的飞跃。

当前课余体育的发展需要新鲜元素的加人,素质教育的深人,学校开始增加课余体育的项目内容,从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等方面考虑,例如可以开设有关的社团活动组织,增加体育社团的积极作用,利用学生社团带动学生的课余体育训练热情,促进学校课余体育的长远发展。同时学校时间进行调整,由于课余活动与学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相冲突,做好相关的时间调整是确保学生课余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学生课余活动时间没有了文化课的阻碍,自然学生更愿意参加课余活动训练,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积极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将体育教师的作用发挥出来,体育教师不仅要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还要保证学生的课余体育训练的正常开展,多组织课余活动,带动学生的训练热情,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当前的现状,保证课余体育训练科学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课余体育训练最终目的是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课余体育训练的改变需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多方面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余训练,加大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丰富度课余体育训练之于体育产业就是要力争实现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四位一体”,在此基础上赢得课余体育训练发展所需的资源和空间。对体育课余训练来说,发展道路,道阻且长。

参考文献

[1]王颖韬.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74-75.

[2]曾秀君.简析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9):84,86.

[3]杨剑云.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措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9):121-122.

[4]林小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7,7(4):34-35.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