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79/G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813,国际大16开本印刷。 本刊已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更多

运动人体科学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动人体科学

浅谈体育高职院校篮球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
信息来源:《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1/3/8 阅读数:687

摘要:体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极为基础及重要的一部分,校园文化属于精神文化的一种,其提点为具有创新性、直观性,可以将师生关系进行拉近,学生也会因此而非常积极地参加活动的报名。体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师生对于体育文化相对的重视,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提升起来,加强体育教育是将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改进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此,该文简要分析体育高职院校篮球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文化,属于诸多校园文化当中的一种,其具有全面的组织、非常科学的方法、浓郁的人文思想等特点。在对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教育的形式独一无二。为了将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起来,让学生的体育意识提升起来,需要将体育教育的功能进行开发并使用出来,建立一个学生所向往的全新、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此,探讨体育高职院校篮球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具备显著教育价值。

1体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1.1体育课

体育教学是根据教师通过体育课这一课堂传授途径来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将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从而达到强化的效果。教师经过向学生进行相关的动作以及理论知识的教学,将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强化,从而完成科学的、有记录的、有组织的体育教学任务。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时候,通过种种途径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基本的了解。

1.2体育习惯

习惯需要在不停的练习与思考当中进行养成,而体育习惯是在体育课之后的一种开拓,其中篮球运动属于最为典型的一种。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将体育的魔力散发出来,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其灵活性也十分强劲,它的空间十分宽阔,可以让不同层次的人进行活动,让体育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不同的教学。体育教学还能够将学生对于体育的热情和兴趣给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锻炼出很好的心理素质。

1.3体育竞赛

对于体育竞赛的延展性活动,篮球竞赛便是其中之一。学生通过自身身体的情况来进行参赛项目的报名,让学生在进行项目比赛的时候能够学习到竞争意识与团队意识,在比赛当中激发出不服输的精神,将比赛项目当中的每个困难克服之后,容易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更加积极乐观。在比赛当中获胜的成就感及团队合作的乐趣都能够将学生的体育道德及团队合作能力提升起来,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体育精神。

2校园文化的组成

校园文化的意义在于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校园这个载体之中,将师生结合在一起来共同创造校园活动,其活动只要是以课外活动为主。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思想价值观是不同的,如果心理素质十分强大,那么思维方式也会很自然结为一体,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在校园文化中体现出了其内涵所在,这就是校园文化所带来的精神境界及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建设环境并不是人为去促使生成的,一切都是自发形成,其受到社会因素及学生内心世界的影响,其还拥有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育文化的建设对学生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学生的精神状态也能够被反映出来。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将文化传承下去,并在学术发面得以发展。而校园文化可以将学校的整体风貌、态度反映出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校园体育文化节不仅能展示高职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还有利于传播体育文化知识,丰富高职学生课余生活。因此,要加大体育文化节的宣传力度,吸引高职学生广泛参与。要密切体育文化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并加大行业文化宣传力度,让高职学生感悟到不同行业的魅力。

3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的应用

3.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体育教育要全面地将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其中,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己任。体育教育其涉及方面不止体育课,还包含了体育训练、篮球精神、篮球竞赛等相关内容。体育教育的教学可以从中看出学校的风气,这种风气可以将体育的本质给反映出来,甚至还可以把学校的整体风貌及师生的个性特征给反映出来。从中可以看出,体育活动科技将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起来。

3.2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始

体育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火车头,其根本的意义在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调点,是开展其他条件的必须基础,如果健康的身体都没有,那么其他文化活动就难以进行,更不要论活动的顺利展开了,纵使开展起来,但还是很难取得什么成就。

3.3校园建设的科技渠道

体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占据的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表现在将学生体魄进行强化、养成体育精神、体育竞争性意识提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及其他校园建设的发展和顺利进行。当学校开展运动会的时候,学生的体育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在进行项目训练及竞赛的过程当中,其班级的风采及纪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表彰,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学校活动。

4借助篮球推动体育文化发展的策略

学生对于生活的憧憬是美好的、好奇的,积极地开展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将校园文化充实了起来,此外,还可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应该使学生学会各种健康的行为习惯及文明观念、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将校风建设推动起来,让学校的其他工作也可以一起发展。目前来看,在高职教育期间,可以借助篮球教学这一契机,实现体育文化的教育发展。下面简单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4.1转变理念

在高职体育教学期间,学生应当提高对于篮球运动的认知,借助积极推动影响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篮球学习偶成中,肯定篮球运动本身的价值,真正构建正确的篮球运动价值观念,提高篮球运动的参与热情,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以及模式,促使学生可以逐渐从“书呆子”这一困境中转变为可用型、复合型人才,展现现代化教育综合水平。身体素质的锻炼属于篮球运动的重要环节,所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篮球运动与相关活动中,可以更好地强化其专业技能,并为后续职业规划的发展奠定基础。

4.2强化物质文化建设

首先,课程体系。在高校篮球教育中开设篮球项目的同时,需要深人研究,探讨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理论指导应当保持空白,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理解也存在片面性。对此,无法保障精神层面和项目的真正内涵,导致我国优秀的文化无人传承。高校方面需要提高对传统篮球项目的传承,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编排相应的书籍及科研资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其他项目一样获得专业教材,学生可以借助教材治疗更好的理解与传承文化遗产。其次,师资队伍。高校教育属于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教育主题,教师不仅需要准确掌握相应的技术,还需要了解项目背景文化内涵。高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组织性、目标性的培训教育,借助不断的教学实践措施,总结学习经验,并逐渐培养一支教学、科研、管理及文化传承的一体化教学团队,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奠定基础。最后,科研探索。从理论指导角度来看,高校方面开展传统篮球项目的同时,可以让教师参与到民间调研及文化遗产的挖掘等过程中,并向传承人请教,并撰写相应的教学材料,对项目以针对性方式进行整理,对项目的历史背景及演变的过程等进行探究。而教材的编写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尤其是基于网络化背景,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乡土文化与民族特色,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高质量传承。此外,在篮球运动中,可以借助俱乐部为途径,实现文化的渗透。高校篮球教育中可以借助娱乐部的形式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在教学中传统的篮球项目开始与俱乐部没有关系,其实俱乐部有着非常显著的宣传价值。我国许多的文化遗产都存在失传的现象,此时可以借助俱乐部的方式,促使传统篮球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并达到文化遗产的传承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篮球具备突出的教学优势及教学特色,对于高职生而言有着较高的教育针对性,非常适用于高职体育课程。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将篮球教育融人其中,可以使校风、班风、学风在优良的环境中成长,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在日后的体育教育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和创新教学方法,使体育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在一起,在通过不断的改进后,把新的教学方法引人到体育教育当中,并加以实施和改善,让校园文化氛围在良好的环境当中愈加浓厚。

参考文献

[1]张恒波,吴宋蛟.浅谈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评《体育教育与文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26-27.

[2]沈浩博.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研究—以辽宁省高职院校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9):73-75.

[3]陈海平.浅析篮球运动对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J].丝路视野,2019(3):12-13.

[4]张涛涛.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影响研究[J].才智,2019(28):80-8l.

[5]王开银.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西部皮革,2017,39(4):184.

[6]韩兵.辽宁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6):53-54.

[7]吕军政.篮球游戏在高职女生篮球教学中运用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2):174-175,178.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