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79/G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813,国际大16开本印刷。 本刊已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更多

学校体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校体育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的 SWOT分析
信息来源:《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1/4/9 阅读数:737

摘要:本文从SWOT理论模型出发,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优势:宏观上实现政府与学校共赢;分工明确与协作统一;专人专事,管理专业化;信息公开透明化,场地使用便捷;减少校方后顾之忧。(2)劣势:政策法规不健全;政策制定“不接地气,’;监管机制不健全;受众对象较为单一;购买程序缺乏制度化。(3)机会:政府决策观念的转变;缓解大众多元化体育需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机遇。(4)威胁:管理者思维固化;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政府购买服务信息不够公开。

关键词: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学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逐步增加。但目前我国的社会公众体育场馆严重不足,导致全民健身与体育场地供需不平衡。据我国2003年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学校拥有的体育场地占全国体育场地面积的65.6%;2013年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面积的普查表明,学校系统的体育场馆面积仍占53.01%,这表明教育系统的体育资源一直都是我国场地资源的主力军。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公共体育资源,政府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倡导学校体育场馆向大众开放,避免我国体育资源的浪费,同时广大学者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从1995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反复指出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而学校体育设施作为公共体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积极响应。1999年,教育部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假期、公休日学校体育场地向学生开放的通知》反映了公共体育资源的匿乏。2002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意见》指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要努力实现社会资源共享。" 2003年施行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也指出:“国家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 2009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中也强调:“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而且也鼓励民办学校共同实施,地方政府应对积极开放的学校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同时允许学校收取必要的体育设施费用,以保证更好的后续维护。”但通过多年来各学校的开放情况看,由于缺乏政府的主导和具体政策的规定,各学校的体育设施向公众的开放并不理想,导致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的闲置与匮乏的矛盾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政府应努力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采取有效手段,解决一些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不高和效率低等问题。和又届三中全会也指出,应转变目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更广泛地开发社会资源,一些公共服务领域要加大政府购买的力度。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广大学者也纷纷对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展开了丰富研究,但从文献查阅发现,很少有学者对该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具体分析,这不利于政府机构全面确切地了解该模式的具体优劣,妨碍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

综上,本研究结合美国学者韦里克提出的SWOT分析模型,从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内外部因素出发,分别对该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剖析政府购买服务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具体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合社会资源,并有效提高我国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优势

1.1宏观上实现政府与学校共赢

政府购买服务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将政府出资养人转换为以事养人,从而降低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人力成本。另外,由于政府的积极参与,将进一步弥补一些政策刚性不足的问题。而学校方面则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除保证各自学生的正常授课、训练等使用外,大多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如政府购买学校体育场馆服务,既能有效推动学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又能缓解大众公共体育场馆的不足,同时也避免了学校公共体育资源的浪费,是节约国家公共资源的重要手段。

1.2分工明确与协作统一

政府属于购买公共服务的购买方,学校属于提供方,第三方管理公司属于运营方,教育局等职能部门属于监督方,保险公司及公安部门属于安全保障方,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职能,最大限度发挥了各自特长,同时又仅仅围绕政府为中心,协调一致保证了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1.3专人专事,管理专业化

为了保证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会采用各种招标形式,最大限度挖掘业界内经验丰富的运营机构或非盈利组织。而最终承接服务的机构则经过多年的努力,无论在管理体系方面,还是专业人才配置方面都能实现灵活调控,做到及时保养和维修场馆设备,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从而保障场馆的各种安全隐患。

1.4信息公开透明化,场地使用便捷

政府通过建设网络化平台,实时向大众公开各类场馆的分布及使用情况。健身爱好者间的交流沟通,以及健身教练的预约、搜索及评价等功能。另外,对于场馆的收益情况的定期公开化,可以很好地杜绝腐败的滋生,且有利于政府不断掌握公共体育服务的具体程度,从而做出相应调整。

1.5减少校方后顾之忧

尽管国家不断推出各类政策,鼓励学校将体育场馆对外进行开放,从而解决公共体育资源匮乏的局面,但广大校方始终不愿积极配合的主要因素就是安全责任问题。实际上,校方是愿意通过开放自身的体育资源回馈社会,但如果选择开放,必将面临财产安全、设施安全、环境安全、学生人身安全等因素影响,无论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引起各种不良社会舆论。但随着第三方服务承接方的出现,将所有安全隐患转移,校方只要安排好教学时间,并提供体育场馆,其余的具体事情都将由第三方负责,真正实现了省心省力,从管理的困境中解脱,从而积极且毫无顾忌地贯彻政府颁布的各类政策方针。

2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劣势

2.1政策法规不健全

政策法规是保障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有效实施的前提,但目前专门针对政府购买公共体服务的相关法规较为缺乏,虽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某种程度弥补了政府购买服务领域的不足,但该法规仍然不够具体,缺乏具体操作性,例如对购买主体、承接主体、受益主体、资金保障及购买方式等具体内容都没有明确规范,所以仍需进一步规范。

2.2政策制定“不接地气”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宗旨是服务社会大众,解决公共体育资源不足问题,时刻关注大众声音,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公共资源情况,从而随时根据大众需求第一时间扮演好政府角色。但由于我国政策的制定是由上而下的,由政府单方面做出决策,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具体把握,导致不够接地气的情况屡屡发生。所以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如不了解大众的具体需求,一意孤行,也将很容易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2.3监管机制不健全

有监管才有进步,有评价才有优劣。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在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对承接方提供的服务缺乏有效的监管,同时,对其服务的效果也缺乏客观评价。大多主要依靠政府人员的主观判断,这也必将导致承接方公共服务质量的下降等不良因素产生。

2.4受众对象较为单一

由于我国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目前各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当下也主要集中在学生、青年等人群,对于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妇女等群体的考量不足,有失公平。另外,由于区域经济差异较大,农村与城市,一线与二、三线城市等都存在公共体育服务受益不均情况,从而也不利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长远发展。

2.5购买程序缺乏制度化

透明的、具体的、公开的购买程序是杜绝各种暗箱操作、腐败的具体措施。当下我国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还处于试行阶段,各种法规不够健全,在购买方的选择上缺少评估体系,对其资质、业务能力、经营管理等方面判断不够。

3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机遇

3.1政府决策观念的转变

近年来,经过全国各地政府的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模式的不断尝试,政府职能部门初步认识到了其模式对缓解社会公共体育资源矛盾中的巨大作用。使政府由原来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提供者转变成了规划者、调控者和监管者,由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微观把控转变成了宏观把控,缓解了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的压力,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3.2缓解大众多元化体育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升,大众的体育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以往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过程中,根本无法满足大众快速增长的体育需求,导致与大众间的供需步伐不一致。但随着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出现,政府向社会力量和市场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既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充分发挥,又满足)次们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3.3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机遇

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政府由原来的“一线”退居“二线”,由大包大揽转变为委托监管,这为社会各类体育组织提供了充分展示的平台,并为其注人发展资金,提供发展机会,促使国内体育社会组织充分活跃。

3.4学校公共体育资源有效被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盛行,导致城市内的公共体育场馆的配套建设相对滞后,而学校的公共体育资源则相对来说不断被完善,高校随着学生的持续扩招,校园面积也不断扩展,体育场馆也呈逐步增多的态势,而作为中小学体育场馆则大多处于半封闭状态,除正常体育教学外,公休日及假期大多属于闲置状态。这既浪费了大量公共体育资源,又阻碍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此时,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模式的推行,有效地衔接了社会大众对体育资源的需求与学校与场馆闲置问题,同时,转变了政府的职能方式,由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提升了办事效率,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4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威肋

4.1管理者思维固化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认为,任何一项政策最终都要靠执行者来实施,执行者对政策的认同、对政策执行行为的投人、创新精神等都是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研究发现,有部门政府管理者始终存在官办不分的固化思想,认为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部门的职责,理应由政府负责,从而不愿将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能交予社会,且与社会组织间的协调配合也不够积极。

4.2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公共政策执行的经费直接来自政府预算,地方政府预算依赖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最早试行刊二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而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看,也普遍在经济发达省份较为容易推广,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东北、西北等落后省份,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方面还任重而道远。

4.3政府购买信息不够公开

在公共政策中,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也是政策执行所需的资源之一。但通过查阅相关部门官网发现,涉及政府购买的相关信息较少,宣传力度不够,这也将直接影响社会各体育组织的参与,以及大众对政府购买相关政策的认知不够,最终阻碍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开展。

4.4政策规定含糊不清

政策的出台应具体明确,从而相应部门及人员才能够清晰规划目标,并按照规定开展相应工作。但从近些年政府出台的各类文件看,由于我国仍处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初级阶段,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出台的政策文件也比较笼统,对于下级的工作开展存在一定障碍。

4.5各部门间步调不一

公共政策是一种需多部门协调一致,同心协力的组织行为。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看似由体育管理部门实施,但实际上,需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如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及招标部门等。但从目前的各部门间配合看,仍然需要不断磨合。

5结语

通过理论与实践检验表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模式在我国经济体制、政治文化背景下,初期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不断尝试阶段,无论在该模式的内在优势和劣势方面,还是在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方面,我国政府在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方面仍需不断探索、不断磨合。

参考文献

[1]刘琦,周萍.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7):144,146.

[2]李烨.我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和运营模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5):103,105.

[3]杨扬.高校体育场馆对外运营的风险管理[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239-240.

[4]刘姗萍.辽宁省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5]柯庆亮.地方政府向社会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操作运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8.

[6]刘潇阳,冯欣欣,曹继红.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执行的阻滞因素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1):74-80.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