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79/G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813,国际大16开本印刷。 本刊已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更多

体育人文社会学

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人文社会学

脉络解析:当代主要体育课程模式的透视
信息来源:《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2/1/24 阅读数:639

脉络解析:当代主要体育课程模式的透视

摘要体育课程模式是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载体,中国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体育课程模式。本着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提出当代体育课程模式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原则,即基于国家的课程标准、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循环往复的改革创新、指向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勾勒出当代体育课程模式发展存在的三维向度,即针对个体身心兼修的微观向度、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中观向度和面向全社会健康促进的宏观向度。依据这些基本原则和发展向度,在重点分析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运动教育课程模式、战术性游戏教学课程模式、冒险教育课程模式、动作教育课程模式、动力体育课程模式、合作学习课程模式等8种课程模式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注重实证研究基础、传播推广、融合借鉴等特点,提出其对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际视域;体育课程模式;发展向度;脉络解析

当前,体育课程模式的种类繁多,本研究主要遵循学术界研究较多、实践运用较多的原则,着重针对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运动教育课程模式、战术比赛教学课程模式、拓展教育课程模式、动作教育课程模式、动力体育课程模式、合作学习课程模式8种模式进行梳理,通过解析其发展脉络来透视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特点。

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PersonalandSocialRe-sponsibilityModel)20世纪70年代,海尔森(Hellison)在《人文性体育教育(HumanisticPhysicalEducation)》[52]一书中,阐述了如何将具有人文属性的目标和方法应用到体育教育中,此后,他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体育教育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并最终设计出了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53,54]。该模式包括5个从低到高的责任水平:即尊重(Respect)、参与和努力(ParticipationandEffort)、自我引导(Self-Direction)、关心并帮助他人(CaringandHelpingOthers)、将经验由体育场馆迁移到生活中(TransferringtoLifeOutsidetheGym)。学生通过学习,由水平1过渡到水平5,逐渐学会如何承担责任。沃尔什(Walsh)对该模式进行了拓展,他将5个责任水平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发展责任(DevelopingRespon-sibility)、促进自我引导学习(PromotingSelf-DirectedLearn-ing)、培养同侪领导者(CreatingPeerLeaders)[119]。这3个发展阶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形成师生互动的课程基础结构。理解各个责任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关系是成功实施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的关键。为了帮助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该模式,沃森(Watson)和克洛克森(Clocksin)提出了能够指导教师进行责任教学的4个主题要素,即师生关系(Student-TeacherRelationships)、一体化(Integration)、迁移(Transfer)和赋权(Empower-ment)[120]。对这些能够引导、创设责任氛围的主题要素,教师一旦铭记在心,就能够通过任何课程和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责任的发展。

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对学生成长的益处不可估量。通过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正面、具有目标导向的体育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在动作、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方面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和处理那些因为紧迫的社会问题、严峻的学校环境和无法预测的未来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学生的成功和自我实现。也正因为如此,经过30余年的发展,该模式已经由最初仅仅对芝加哥中心城区的贫穷、暴力、吸毒环境中的高危青少年进行干预,拓展到了更为广泛的人群和环境中,从美国走向世界,从城市高危青少年走向运动队,从校外活动和夏令营走向正规的学校体育课程[92,122]。但该模式也并非尽善尽美,其不足之处包括:1)与运动技能学习产生时间冲突,因为教授学生个人与社会责任是一件耗时的事情,而运动技能的学习也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如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2)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责任的形成与运动技能的学习相比,显得更加空泛与“非实体性”,教师必须要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巧妙地将责任个人化和操作化,帮助学生真正掌握。

参考文献:

[1]奥恩斯坦.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210.

[2]丁海勇,李有强.美国“以课程为中心”的概念体育理论及其发展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6):87-90.

[3]高航,吴铁桥.试论运动教育模式的历史渊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1):36-38.

[4]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5.

[5]刘海元.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1):106-109.

[6]李灵,陶沙,董奇.动作教育及其发展的新趋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6-49.

[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石岩,雷爱丽.中外体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及中国体育教学模式建构的缺失[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0):89-92

[9]潘凌云,王健.当代中外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兼谈我国当代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之不足[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

(4):53-55

[10]杨刚山,马晶.学校体育实证主义方法论置疑[J].体育与科学,

2004,25(5):8-9.

[11]尹志华,施家瑜,汪晓赞,等.美国SPARK课程的教师培训

[J].体育学刊,2010,17(6):60-64.

[12]尹志华.体育教师也需要健康成长[J].体育教学,2009,(12):

47-48.

[13]张建华,高嵘.毛振明.当代美国体育课程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J].体育科学,2004,24(1):50-54.

[14]张兆斌,窦晓宁.中美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0):86-88.

[15]钟启泉.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检视课程思潮的一种视角[J].教育研究,2004,(1):20-26.

[16]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01.

[17]周万征,仇志刚,赵飞.1993-2006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小学体育科研状况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93-94.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