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3-1579/G8;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813,国际大16开本印刷。 本刊已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更多

学术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前沿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概述
信息来源:《当代体育科技》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2/3/10 阅读数:597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概述

摘要: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含义特征、理论根源进行解读,并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要义分析其治理实践的内在需求与路径导向。研究认为:1)政府计划供给、无偿供给和需求侧的“搭便车”行为、“轻怠现象”,是造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理论根源;2)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僵化、结构同质化和单一化、结构低端等矛盾,是实施供给侧改革治理的内在需求;3)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供给侧改革治理,要坚持“供给侧为切入点,体制机制变革为根本-供给(管理)方式创新为手段-供给结构调整为核心-供给质量提升为保障”的改革逻辑。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匹配,有效化解供需矛盾,激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活力,促进农村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改革目标,严格遵循“公共体育服务公共福利性质始终不变,保障和实现居民体育权益平等”的改革方向。从供给到需求,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三大主体,五大系统”内容的转型、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供给侧改革;治理

1.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含义特征与表现

供给需求是两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供给指市场提供的各种产品(包括服务)的总量,需求指市场中消费者购买能力范畴内的各种产品的数量。产品供需矛盾即指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等性现象,主要体现为供给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数量、质量、种类、层次等与需求市场所需的产品结构现的错位问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需矛盾,则指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各种不适应、不匹配及不平衡现象,突出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数量、质量、结构、时空等方面内容与农村居民实际体育需求意愿的不符。直接表现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内在实质为无效供给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集中呈现出供需错位的结构性矛盾。其中,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目前表现的供过于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供给超出农民的需求范畴,实质是因为各种不适应因素造成农民需求侧对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信息表现出一种虚假过剩的现象。其背后是广大农村居民因体育资源匮乏而无法有效践行真实存在的体育需求意愿,同时在很多农村中又存在有限的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严重闲置浪费的现象。这种矛盾现象出现具有定的理论根源。

2.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理论根源

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处于无政府干预状态的产品通过价值或价格变化自发地调节供求关系。产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跌落,供不应求时价格则上升,供给、价值和需求在互相博弈的过程中维持着产品的供需平衡圈。但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绝对的供需平衡只是理论上可能存在的理想状态。现实中,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差,也就是一定时期内产品表现出的供需矛盾现象。供求理论揭示出,市场中的产品供需矛盾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特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不可能与农民真实的体育需求之间实现完全的无缝匹配,现实中在所难免存在一些错位。但从产品的供求关系也可见晓,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应只是相对绝对平衡状态下的合理偏差,不会出现长期较大偏离合理范围的供需差异。然而实际却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且随其供给量的增长表现的日趋突出。针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长期游离于合理偏差范围的现实境况,本研究基于产品供需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视角,挖掘诠释其突出的内在缘由。

参考文献:

[1]戴健,郑家鲲.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述评[J]. 上海体育学院学 报,2013,37(1):1-8.

[2]戴健,张盛,唐炎,.治理语境下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创新的价值 导向与路径选择[J]. 体育科学,2015,35(11):3-12.

[3]樊炳有.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及系统结构[J].体育学刊,2009,16(6):14-19.

[4]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发展 十三五 规 划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6-05/05/c_128960270.htm.

[5]公共选择理论[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公共选择理论/8431106?fr=aladdin.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8851298?fr=aladdin.

[7]宏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经济问题,2016, (2):12-17.

[8]洪银兴.准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J].中国工业经济,2016,(6):14-21.

[9]胡庆山,王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价值审视与现实困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4):20-24,30.

[10]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2):17-22,195.

[11]康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精准化供给侧改革的需求导向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9):33-34.

[12]孔庆波,崔瑞华.基于供求理论反思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合理规 划与布局[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32-36.

[13]孔庆波,崔瑞华.农村体育场地供需认知与矛盾剖析[J].成都体 育学院学报,2014,40(2):33-36,42.

[14]刘亮,王惠.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供需矛盾的消 解与改革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4):51-55.

[15]刘明慧,常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体:职责界定、制约因素、政 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5,(11):3-13,71.

[16]刘峥,唐炎.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执行阻碍的表现、成因及治理[J].体育科学,2014,34(10):78-82.

[17]卢志成.政府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政策公平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8):3-1.

[18]马淑卿,王伟.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化治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2):165-170.

[19]秦金月.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界中央委员为作报告(直播全文)[EB/OL].http://www.china.com.cn/ cppcc/2017-10/ 18/content_41752399.htm.

[20]秦小平,胡庆山.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以钱养事供给机制改革困 境与消解[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5):548-552.

[21]秦小平,陈云龙,陈元欣,.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改革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0):1-6.

[22]市场商品供求矛盾[EB/OL]. https://市场商品供求矛盾/135449 4? fr=aladdin.

[23]唐刚.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协同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3):10-24.

[24]王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扁平化治理的理论建构与路径展望[J].体育科学,2017,37(10):90-97.

[25]王睿,李昕,朱晓军,.农民集中居住条件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12):12-20.

[26]汪文奇.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制度贫困与制度创新[J].体育学刊,2014,32(5):43-47.

[27]王小娟,郁俊,罗华敏,.新农村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形式实证 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2):69-80.

[28]魏华,权德庆,雷福民,.中国群众公共体育场地发展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7):3-8.

[29]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10/c_1 117099915.htm.

[30]徐叶彤,芦平生.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4):6-11.

[31]曾宪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http:// theory.people.com.cn/n1/2017/0426/c40531-29236243. html.

[32]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四大阵痛和六大机遇[EB/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207/13489113_0.shtml.

[3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出台国务院关于发展体育 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http:// 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 htm.

[34]张玲燕,孔庆波,熊禄全,.农村体育场地低效供给及其成因[J]. 体育学刊,2017,35(2):64-67.

[35]朱正清.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价格理论[J]. 当代经济研究,1997, (3):43-46

[36]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六大特征及理念[EB/OL].hhttp:// economy.gmw.cn/2016-01/11/content_18447411.htm.

[37]郑丽,张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3):19-23.

[38]张萍.论逻辑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J].学术交流,2016, (3): 136-140.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